久久部落论坛学术争鸣实务探讨 → [推荐][转帖]论IPO会计方法的可控性(完整版)


  共有115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推荐][转帖]论IPO会计方法的可控性(完整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推荐][转帖]论IPO会计方法的可控性(完整版)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1/15 15:24:39

会计方法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具体运用,相对于已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IPO更多是站在外部审核(中介审核、证监会审核)的角度,基于 “有罪推定”的自证过程。如何更好的避免IPO过程中利用会计方法粉饰业绩的嫌疑,需要特别考虑会计方法可控性的问题。
一、什么是可控的会计方法
可控的会计方法,顾名思义,是运用过程容易控制,是站在外部审核的角度容易验证的会计方法。
(一)会计政策层面的可控性
一个业务流程中,往往既会产生内部凭据,又会产生来自于客户、供应商等非内部的第三方凭据。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尤其是对收入和资产项目进行确认时,出于谨慎性考虑,如果仅仅依赖于内部控制所生成的内部凭据,管理层一旦超越了内控,内部凭据也就轻松的失去了控制。而以第三方凭据作为会计确认的关键依据,其作为客观性较强的外部证据,明显更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
具体到会计政策层面,会计确认的依据需要具有充分的可验证性,即尽可能的使用第三方凭据作为关键依据,完全以内部凭据为依据的确认方法不宜使用。
(二)会计估计层面的可控性
在准则的范畴之内,会计估计的运用不但广泛,而且富于变化,如果不当运用,能够轻易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在实务中,很多公司通过降低坏账计提比例、延长折旧年限等变更估计的方法调节业绩,方便宜行,且难以定性为舞弊,风险不大,似乎是相对稳妥的选择。
具体到会计估计层面,则需要尽可能的限制会计估计,增加报告期内报表的可控性。在具体方法上,一是减少不必要的会计估计变更,二是增强会计估计的可计量性。
二、可控性的主要运用领域
(一)收入确认需要外部证据的支持
1、产品销售模式
业务流程上,内部控制一般会生成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产品出库单、销售发票、客户签收单等凭据。基于收入确认原则和某些重要性的考虑,实务中经常以销售发票和出库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从可控性角度,销售发票和出库单属于内部凭据,客户签收单属于第三方凭据,以客户签收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可具有可控性。
2、完工百分比模式
提供劳务和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适用于完工百分比模式。内部控制过程中,收入方面一般会生成建造(劳务)合同、业主(监理)验工计价单、销售发票;成本方面一般会生成合同总成本预算、原材料(设备)的出库单、人员的工时记录、与分包商的工程结算单等。
实务中,成本进度是确定完工百分比的主要方式。成本进度确定所依赖的凭据中,除与分包商的结算单之外几乎都是内部凭据。而与分包的结算单,公司作为甲方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这就很可能让分包商结算单的外部证明力大打折扣。
基于可控性,完工百分比应考虑更多的信赖业主或监理方的进度证明,如果过程中外部证明难以获取,那么选择完工一次性确认的方法或许更具有可控性。
(二)开发支出不宜进行资本化处理
内部研发基本流程包括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过程管理包括研发节点的控制和研发费用的归集,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用和研发领料。内部控制一般生成的凭据包括:立项报告、进度验收报告、人员的工时记录、材料领用单、结题验收报告等。
只要开发支出同时满足准则规定的五个条件,相关支出可进行资本化处理,即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无形资产。资本化所依赖的全部凭据很有可能全部是内部凭据:立项是内部立项,而非政府或其他外部立项;进度和结题验收是内部验收,而非外部机构验收,也未公开申请知识产权;人员工时和材料领用亦全部属于内部凭据。所以从可控性的角度,开发支出不宜进行资本化处理。
如果项目属政府立项,或者有公开的成果呢?显然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增加了一定的保证。但涉及到内部成本归集,往往难以改变依赖于内部凭据的事实。所以从可控性的角度,开发支出一般应作为费用化处理,而不宜通过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减少不必要的会计估计变更
对于IPO的会计估计变更,需要把握三点:
1、 如果会计估计偏激进或偏保守,但在可按受的范围内,则不进行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激进还是保守,对照的最重要标准是同行业,接近同行业平均水平最优,偏离平均水平,但只要在同行业的范畴之内,或者略高或略低,都是可以按受的。
2、 会计估计过于激进的,可以考虑向更稳健变更;
过于激进的估计,如摊销或折旧年限过长。
3、 除非过于谨慎已构成差错,否则应杜绝向不稳健的估计变更。
比如,应该形成资产进行摊销的,进行费用化处理,实际上这不是估计的范畴,而是属于出现了会计差错。
(四)增强会计估计的可计量性
同一事项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估计,不同会计估计会带来不同的计量方法,选择易于计量的估计,例如:易操作的准备计提方法、不确认难以计量的预计负债、选择直线法进行资产摊销、选择公开的市场价值作为公允价值等等,有利于保持报表的可控性,减少粉饰业绩的可能性。
常见的存在不同选择的估计如下:
1、 坏账准备的个别认定和分类计提
从原则上看,采用个别认定法逐一计算应收款可收回金额是最理想的方法,可是这在计量上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结果则很可能是要么不计提,要么多计提。相比之下,采用帐龄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计提,尽管非常笼统,但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所以,除已非明显已坏账的款项外,坏账准备应减少个别认定,而多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分类计提。
2、 不容易计量的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金额的计量涉及到最佳估计的确定,在一些情况下,最佳估计往往是难以确定的。例如产品质量保证的确认,一是可能难以取得可以使用的历史维修经验数据,二是难以取得可比较的同行业计提标准。如果以简单的一个固定比例对所有产品进行计提,往往会造成与实际维修费的不符;如果不断调整计提比例,则容易形成利润的调节。
所以,不容易计量的预计负债不宜确认,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费用。
3、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
无法定寿命的无形资产,如非专利技术等,涉及到对经济寿命的估计,估计有两种结果,一是使用寿命不确定,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分期摊销,只要在期末出现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二是使用寿命确定,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分期进行摊销。
单从估计的技术上来看,将非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判断为“无法可靠估计”可能更容易,但结果会带来更加难以计量的减值测试;反之,如果确定一个使用寿命,其分摊的方法是非常容易计量的,哪怕使用寿命并不太准确,但其对报表的影响是十分可控的。
所以,无法定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并按期摊销。
4、 选择公开的市场价值作为公允价值
高管人员通过低价受让或定向增发获得公司股票,是IPO公司常见的的股权激励形式,适用于《股份支付》准则。由于股票取得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该作费用处理,往往极大的影响利润表。
实务中,股份支付公允价值的计量就成为会计处理的难题。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存在公开交易价格,可选择的计量标准一般包括:净资产、近期私募价格、基于现金流折现的评估价。净资产容易取得,但往往远低于真实的股票价值;私募价格尽管不等同于公允价值,但其也容易取得,且至少比净资产更接近公允价值;而评估价是基于未来现金流估计,显然缺乏可控性。
所以,股份支付的处理,应选择私募价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
三、可控的方法是更为务实的方法
如果仅仅考虑会计原则,可控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法,比如,对于工程施工,不可控的完工百分比应比可控的一次确认法更为合理;可控的方法也不能称之为最谨慎的方法,比如,计提预计负债比不计提更为谨慎。
如果仅仅站在内部管控的角度,只要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不出现管理层超越内控的行为,内部凭据和外部凭据并无区别,会计估计跟随最大可能性进行判断,计量方法也无优劣之分。
但是,基于拟上市公司外部审核的特别之处,可控的方法肯定是IPO过程中更为务实的方法,这也正是IPO会计方法应坚持可控性标准的根本原因。

--------转自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golden-leaf的原创帖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推荐][转帖]论IPO会计方法的可控性(完整版)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