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91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主题:[注意]万福生科造假升级为欺诈 或第二次遭谴 |
---|
![]() 99boss |
小大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注意]万福生科造假升级为欺诈 或第二次遭谴 ![]() 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正逐步浮出水面。继证监会介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之后,当地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13日,湖南万福生科发公告称,因公司2008年-2011年涉及财务数据的重大会计差错及虚假记载,于日前收到当地公安机关调取财务、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的通知,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造假“升级”为欺诈 万福生科是湖南常德一家从事稻米深加工的公司,主要产品有大米、麦芽糖、蛋白粉、米糠油等。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1年9月27日登陆创业板。2012年9月15日,上市不足一年的万福生科因涉嫌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被媒体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经过半年自查,万福生科于2013年3月1日发布自查公告称,2008年至2011年财务严重造假,盈利近90%缩水,引起创业板巨震。由于公司承认并公布较之前所言更加严重的造假行为,被指从起初的上市后中报造假升级为欺诈上市。 此前,中小板欺诈发行第一例的云南绿大地,上市前虚增3亿元营收。与之相比,万福生科虚增数据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公告,万福生科4年虚增营收7.4亿元,虚增净利润1.6亿元。记者查看了万福生科招股书及上市后的公告,计算了2008-2012年净利润,这5年实际净利润只有660万元。 其中,2011年真实净利润为114万元,而此前年报显示净利润为6027万元,虚增近52倍。2012年净利润则为-337.98万元。此前,万福生科还把一笔520万元的政府补助归为净利润。 自3月1日发布公告以来,万福生科连续跌停,不过昨日万福生科逆势上涨1.92%,报收6.37元。此外,创业板并未受到明显重创,截至昨日之前的7个交易日里,创业板指数上涨0.94%。 或面临第二次谴责 万福生科财务数据调整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根据上市公司规定,公司可能被暂停上市。此外,创业板还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次被交易所公开谴责,将终止上市。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对万福生科及其高管进行了公开谴责,有分析称深交所可能会再次对其公开谴责。 12日,记者致电万福生科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正配合调查,至于证监会何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尚不确定。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公司时刻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可是公司还在正常运作。虽然涉嫌财务造假一事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公司销售额出现下降,但公司目前还在建年产5000吨的蛋白粉、葡萄糖生产线,有望年内投产。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接到投资者电话,向公司咨询相关赔偿方案,但公司尚无明确赔偿方案。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 |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
4年累计净利润1.81亿中,居然有1.6亿是造假的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前天公布自查结果的创业板公司万福生科(300268.SZ),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间,总计15.42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居然有将近一半是虚假的;总计1.81亿元的净利润,有1.6亿元是虚假的。 四年只有区区2100万元利润,其中近1000万还是来自补贴。但为了上市圈钱、套现,体现业绩的成长性,公司居然编出了1.6亿利润!上市公司造假居然到了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这背后,又牵涉了多多少少的幕后利益。而该公司股票也毫无悬念地连续两天跌停。 四年来万福生科编造1.6亿利润 万福生科是湖南省桃源县的首家上市公司,这家主营业务为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一个虚幻世界。 根据公司自查公告,从2008年至2011年,万福生科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关于其他年度的虚增情况公司正在进一步自查核实中。记者统计发现,这四年公司虚增后的报表收入为15.42亿元,虚增后的净利润为1.81亿元。也就是说,四年间,这家公司有近一半收入是造假造出来的,净利更是无中生有。 万福生科3月2日发布的业绩快报还显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2.96亿,净利润亏损338万元。该公司去年9月就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由于去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问题,11月22日被深交所第一次公开谴责。这一次很可能再次被深交所公开谴责。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连续公开谴责三次将终止上市”的规定,公司很可能成创业板退市第一股。 绿大地因为虚增营业收入3亿元而被冠以“中小板第一造假案”。这一次,万福生科轻松破了这一纪录,也被投资者斥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上市公司造假为何总要股民买单 近几年,资本市场屡屡被曝造假上市的企业,其中因造假被暂停上市就有立立电子、苏州恒久、胜景山河。2011年绿大地又因涉嫌造假上市被调查。 这次造假上市的万福生科,保荐机构正是当年保荐胜景山河的平安证券。有网友表示,在造假上市中,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难逃“帮凶”的嫌疑。 股吧里,股民们在强烈谴责万福生科的同时,也在纷纷质疑:上市公司造假坑害股民,为何总要股民买单?网友“想实话实说”质疑: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可能将要退市,很多人的财富将化为乌有。这造假谁之罪,应由谁来领受?老板、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监管部门? 网友“古扬123”认为,如果没有帮凶助力,万福生科的造假技术再高也无法躲过监管层。“针对这种造假上市公司,法人应该赔偿股民的损失,让公司赔得倾家荡产,相信不会再有很多公司为圈钱而选择造假上市了。这明显属于诈骗应该判入监服刑。” --------王.燕.平 .钱.江.晚.报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 |
小大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 “虚增收入7.4亿元、净利润1.6亿元”,这是2008年到2011年万福生科上市前三年的造假数据。而公司前三年的净利润实际上只有区区2000万元,这里面还包括1075万元的政府补贴。为了上市,该公司人为将净利润做大8倍。 这样触目惊心的造假数据,远远超过刚遭受处罚的绿大地——因欺诈上市,虚增的营收达3亿元。 绿大地(现ST大地)的原实际控制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相关高管全部获刑并处罚金,公司被罚款上千万元,其中介机构责任人被处以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极刑”。万福生科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还不得而知,但是护航其上市的中介机构难辞其咎。 2011年胜景山河涉嫌财务造假被取消上市的余波未平,同一年由平安证券保荐上市的万福生科如今也曝出丑闻。一时间,社会上充斥着对平安证券的口诛笔伐。 面对指责,平安证券对《投资者报》的采访进行了书面回复:“我们承认当时的内控不严格,一味追求效率规模,目前正在加强内控建设,接受任何处罚。” 对于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平安证券称,他们正在积极努力和当地证监局沟通,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 万福生科虚增利润 继绿大地后,万福生科将成为A股第二个因造假上市被处罚的案例。 2012年9月,万福生科接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通知。10月26日,万福生科发布自查报告,称公司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其一,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万元。其二,2012年上半年公司募投项目停产,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但是未披露具体内容。 2012年11月23日,交易所对公司以及相关负责人给予了公开谴责的处罚。 但上市造假风波仍然没有结束,公司本想公布去年虚增行为就够了,没有想到监管层要求继续自查。 一查吓一跳。今年3月1日,公司发布致歉公告,称2008年到2011年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存在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等重大违规违法行为、财务数据调整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或者净资产为负等情形而导致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就在各方声讨时,公司财务总监覃学军自动离职,公司批准了这一行为,但公司的独立董事单杨拒绝发表意见。 保荐机构重量不重质 根据招股书,万福生科的IPO保代为吴文浩和何涛,目前还都在平安证券任职。 去年9月15日,即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前三天,两位保代还出具了公司上半年都按照相关规则披露的持续督导报告。 两位保代受到深交所的通报批评,这是创业板市场第二单公开谴责的案例。随着造假上市程度的升级,两位保代可能还会遭遇更大的处罚。 在公司内部,平安证券对于保荐人,根据责任认定的结果,按照公司“红黄蓝牌”制度进行了从重处罚。但很多人仍有疑问:公司层面是否参与了造假行动? 平安证券一位保荐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据我所知,公司不会明知故犯,万福生科不是一个大公司,募集资金不过4.25亿元,贡献了2525万元收入。试想,如果平安造假,还要联合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那么小的项目实在是不值当。” 他还表示,万福生科作为农业企业,很多项目采用现金结账,很多时候保荐人也可能受其蒙蔽。但不可否认,公司的内控还是出现了问题。 对于此次造假事件,平安证券并不讳言,过去几年公司投行业务发展迅速,追逐业务数量,内控环节存在不足,对于质量的把控相对薄弱。 平安证券表示,自胜景山河事件以来,公司就通过稽核彻查投行潜在的风险,在业内率先改革,强化投行风控,采取“风险连坐、奖金递延、加大违规处罚”等措施,大动手术,不惜以保荐人流失和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换取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2012年,平安投行大规模人员流失,薛荣年团队整体离职和这样的政策不无关系。”上述保荐人称,这不是推卸责任,但的确和当时的市场风气有关,各家投行都在抢地盘,公司的内控部门由投行部门管理,作为一个下级单位,怎么能对上级做出客观的监督呢? 现在内控有了变化,平安证券回复称,公司在投行架构设置、制度建设、关键流程优化等方面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在公司层面设立独立的一级部门“投行业务内核部”,在风险管理部增设专门负责投行风险管理的“风控三室”,建立起前中后台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 “现在将内控部门独立于投行,薪酬、奖金不以项目为准,相当于一个第三方机构,对以后的项目内审会有很大帮助。”上述保荐人告诉记者。 平安开展四项工作 在此次造假事件中,投资者的利益如何保障? 平安证券称,监管部门正在进一步稽查,公司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相关各方,争取对投资者最有利的方案。同时将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努力督促、帮助万福生科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承担相应责任。 万福生科事件后,平安证券称其做了如下四项工作:第一,全力配合监管要求,进行大量专项复核,每周上交调查报告;第二,组织第三方独立调查律师组,进行独立评估调查,对事件的后续处理提出法律研究和建议;第三,对企业进一步做好持续督导工作,督促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第四,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全力督促、支持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薛玉敏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