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部落论坛学术争鸣实务探讨 → [讨论][转帖]注会非万能 中介机构急需完善自我形象


  共有1156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讨论][转帖]注会非万能 中介机构急需完善自我形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讨论][转帖]注会非万能 中介机构急需完善自我形象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5 15:10:43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3-08-05  作者:梦里花又落   编辑:还津蕴

近年来,作为中介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次次被各种舆论推向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业外人士,通过各种媒体报道,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天能科技、新大地、万福生科、绿大地……随着一个个造假事件浮现于公众视野,中介机构也一次次在公众面前被赋予了造假推手的角色。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起药企行贿案,被财经媒体将众多笔墨对会计师事务所口诛笔伐,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这篇《普华永道失职 药企贿案示警第三方审计》,我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1、注册会计师是万能的么?

作为中介机构中的一员,我从来不认为注册会计师是万能的。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总体目标是这样阐述的: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错误导致的重大错误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文中如是说:

但仍然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无论是葛兰素史克内部,还是身为其外部审计机构的普华永

道为何均没有在多次审计中发现行贿的蛛丝马迹?

据了解,葛兰素史克一年在中国要进行多达20次的审计,截止到目前,光是葛兰素史克内部的审计今年就已经达到4次之多。“葛兰素史克并不缺乏审计,而是缺乏有效的审计。”对此,一位长期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就我来看,一年二十次的审计,包括内部的审计。如若企业委托的审计,是针对企业内控或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的,普华永道属于未履行尽职责任。若普华永道实施常规的年报审计,是否存在商业行贿是属于重点审计范围么?目前对费用的常规审计中,一般是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无具体依据来支撑。如通过分析性复核确认费用发生未见异常波动,费用的详细审核中企业均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如合同、会议记录、发票等等,那么基本可以确认费用发生在整体上未见重大异常。

注册会计师不是万能的,所以,在准则中才会强调“合理保证”,强调审计过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业务,某政府融资平台试图要挽救一个招商引资的企业,在作出这样一个决策之前,请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调查服务为其决策提供有用意见。但是,政府部门不愿意把真实的目的告诉事务所,只是说想要对这个企业作并购重组,请事务所对其家底情况进行调查审计。我们围绕着净资产核实的目的开展审计工作,并且将初步的审核结果向委托单位进行汇报时,委托单位说,作为具有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为什么不能揣摩出我们的心思,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净资产的情况,还需要知道这公司的所有资金流向、往来进出、有无贪污挪用、账面资金是否充裕等等。委托方认为,只要实施审计后,就可以提供出委托方可知道的所有信息。实际上,这就是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之间交流所产生的一种偏差。审计要有目的,针对这个目的才可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案。审计要有方法,针对想要实现的目的实施有效的方法。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5 15:11:31

由此看葛兰素史克(GSK)行贿案,这篇来自于《时代周报》的《普华永道失职 药企贿案示警第三方审计》,主要针对普华永道的专业水准、职业操守展开的讨论,我觉得疑惑的是,注册会计师真是万能的么?在每年的年报审计中,按审计准则上的要求来实施相应程序,可以在外勤工作日内对公司所有的情况均得以掌握了解么?我们在审计的时候常笑说,财务人员做账做一年,注册会计师审账审几天,谁又能保证发现这个企业所有的问题?只要企业处于正常持续经营,只要企业对其大额重要业务均能提供合法的合同及票据,常规的年报审计基本上就可以OK。在《审计报告》中,不也强调的是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么?如对所有的业务在看了合同、看了付款凭证、看了当时的审批程序等等后,还要对此产生疑虑,去查当时有无录像,去找当时的当事人查证,这样的审计成本有多高?而且,这样做了后,就能保证能发现企业所有的问题么?

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靠外审或内审查出来的,而是在因利益均分问题上引发的矛盾而爆发出来的。几年前的一个苏州拟上市企业在上市前夜被撤,源于招股说明书上声明的专利权已到期。事情的暴露据说是因内部知情人员的举报。此事若追究,会不会也说注册会计师们在做上市前审计时未履行尽职责任,对其所有信息未查实清楚么?局外人看问题总是雾里看花,只有内部人才知其端倪。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99boss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99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发贴心情 Post By:2013/8/5 15:23:09

二、媒体发表意见时是否能够更加严谨公正?

这篇来自于《时代周报》的报道,仔细读来,行文并不是非常严谨的。最为牵强附会之说,是将此事件刻意与IPO联系在一起。葛兰素史克(GSK)本就非A股上市公司,该审计也并非是IPO的审计,刻意将两者相联系,我想也是当今的一些媒体记者为了吸引公众眼球的需要吧。

文中说道,而在IPO即将开闸的大背景之下,外界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普华永道会在此次行贿案中承担多少责任,而我国的第三方审计制度如何规范落实等问题上。就目前来看,并没有相关机构对普华永道在此次行贿案中的不作为进行追责。

我疑惑的是,就我所知,目前尚无哪一条法律说要审计中介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行贿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吧?除非是这种行贿行为对财务会计报告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产生了较严重的后果。

在撰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尤其是财经类的,严谨是一条重要的法则。尤其是涉及专业事项的行业评论。在涉及专业内容时,最好是多收集一些资料,多请业内人士看一看再下结论吧。

三、中介机构应完善自我形象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中介机构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看到证券监管部门发布的处罚公告,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造假的始作俑者处罚没有对中介机构处罚严格。天能科技的造假案中,对天能科技的罚款60万元,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罚款是120万。由此可见,现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中介机构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整个造假案件中的弱势群体。

当一个行业一次次以参与造假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对于非专业人士,很容易不加判断就对媒体报道偏听偏信。而往往都是业内人士感叹,审计难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身不由己。也只有业内人士才会理解,审计机构做出这样的事情,出发点是什么?

在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一个行业要成为让公众尊重的行业,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职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包装,什么是造假?对于审计中的风险如何来把握?如果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在明了其风险后能够拒绝接受委托,那么多造假案也就不会频频发生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项目,你觉得有风险不敢做,肯定会有敢做的事务所。你嫌收费低不足以收回审计成本,一定也会有不嫌收费低的事务所来抢市场。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事务所,尤其是一些中小事务所,生存不易。目前对一些非上市业务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也很小。很多小事务所出了问题后注销再重新开张,在中小城市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所以,在很多客户眼中,事务所就是卖公章的。而对于证券资格所来说,则因一次次在造假案中出现而让客户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每当某件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参与其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是被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我奇怪的是,在葛兰素史克行贿案中,为什么媒体所关注的不是为其提供服务的法律机构?难道,这样一个具有完善制度的外企,没有一个法律服务机构么?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要向法律服务机构发放询证函的,如果律师未阐述企业具有法律上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还有必要去关注有无法律风险么?

或许还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一切任由众人来评说。每一件财经热点新闻,都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牵扯干系。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很难,刻意被抹黑很易。作为审计行业中的一员,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以上是会计视野专家观点,原文来自中国会计视野,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地址:http://bbs.esn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31551&page=1&extra=#pid6917845

 

【99点评】最近业内一些焦点热点集聚在CPA行业,的确CPA不是万能的,依法开展审计,会计主体的管理责任、审计责任都有法律明确,何况在逐利的大背景下,很多串通的所谓顾问在暗中或者堂而皇之谋划,寄希望于独立审计来把关,这本来就不对等,因为参与把关者很多!只能希望这个市场更干净,在法律许可的游戏规则下,更公开透明!感觉是浑水就不趟!自我保护还是必要的!没有行业的专业胜任能力就不要承揽这个业务!否则要借助业内专家,当然要监督慎用专家!



99broker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讨论][转帖]注会非万能 中介机构急需完善自我形象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