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09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主题:[讨论][灌水]国企内审不打老虎 第三方审计难作为 |
---|
![]() 99bossli |
小大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蜘蛛侠 贴子:1162 积分:1070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0/12 22:10:43 |
[讨论][灌水]国企内审不打老虎 第三方审计难作为 ![]() 审计其实也并不是万能的。从2009年至2012年年底,4年来国家审计署只对57家中国企业进行了政府审计,平均每年审计不到15家国企,单纯依靠审计风暴仅覆盖面就明显不足。 记者了解到,针对国企的审计,有很多种方式。从审计业务类型上分,有法定审计如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有专项审计如企业改制审计;从审计主体上分,有政府审计如审计署开展的审计,有第三方审计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项目,还有国企内部审计……但面对国企这样的庞然大物,审计之剑并非总能斩妖除魔,也有失灵的时候。 内审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徐明(化名)是某国企审计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他在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谈到所供职国企内部审计时,使用最多的词汇是“无奈”。 他说,“内部审计部门可能是国企众多部门最为无奈的一个部门,查到哪个部门有问题,很多时候就会有来说情的。总会归纳出种种理由,“市场竞争需要”是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加上关系套关系,总会有高层来打招呼,这时候我们就会很无奈。” 据了解,这些来打招呼的国企高管,往往又总是业务部门有分量的人。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对徐明撂下狠话,到年底完不成任务,就让企业上万员工找徐明说理。 徐明说,查出问题不处理肯定不行,处理又要面对上层的压力,只好拿不起眼的人开刀。他说,“我们管这不叫背黑锅,而是为部门做贡献。这边处罚,那边总是会以各种名目进行补偿,经济上反而吃不了亏。” 有时候,一些被降级处理的人,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派到另一地区上任。职务虽然会被调整,但级别比被处理前还要高一级,最起码是平调,这种情况很常见。这让人分不清是处理还是对背黑锅的“奖赏”。徐明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这叫“黑了脸子,红了顶子”,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内审部门反而成为最得罪人的部门,很无奈,工作压力较大。” 《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供职于国企内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在目的机构设置及权限所在范围内,内部审计只能审下不能审上,这是国企内部审计的尴尬。 供职于杭州市萧山区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的章宇虹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内审部门的压力。她说,“为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内部应建立独立性强的内审部门,直接对公司一把手负责,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内审对一把手不起效果。 章宇虹所在的单位,管辖着区内有出资关系的国有企业十余家,她说,“有时候内部审计也并非全能药,面对一些做账很严密的企业,表面上可能查不出来什么,不一定能发现问题。” 事实上,从历年来审计署公布的国企审计结果来看,很多情况是高管离任之后,才审计出问题的。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院长郑石桥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一些国企高管“在任没问题,离任审计才发现问题”的怪现象,实际上凸显了内部审计的弱点。他说,“国企内审部门是归本单位的主要领导管理,让内审部门发现上级的问题,并去约束上级,实际上很难执行,这是内部审计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国企领导的问题,根本不能指望单位内部的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独立性,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胡献旁也认为,目前,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质量不高。独立性欠缺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国企一把手审计力度几乎等同于无。也正因如此,内审人员常常将内审工作范围限制在具体财政收支的狭小空间上,而没有把内审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上,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li |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蜘蛛侠 贴子:1162 积分:1070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0/12 22:10:43 |
![]() 郑石桥认为,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存在的大问题,国企一把手权力太大,某些国企负责人甚至参照副部级管理,一把手都靠上级监督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上级总不能时时看见他,也有看不见的时候,好多事情也不能上级都管。对于国企某些身处高位的人来说,权不滥用是比较难的,所以在任审计难以发现问题,离任审计总会发现问题。所以,对国企最高领导不能靠监督,而要靠权力制衡。应从制度设计上避免出现问题。 胡献旁说,国企内部审计被誉为企业经营风险的规避器,承担着为国企决策提供参考、为国企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问题是国企内部审计可堪大用吗?为什么很多国企内部都设有审计部,国企的问题还是高发呢?是国企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还是国企内部审计施展空间受限呢?处境艰难的国企内部审计如何大展身手?“要想彻底杜绝内审的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保证执行审计的机构从隶属关系、财务关系到人员的完全独立。” 普通第三方审计很难作为 为解决内部审计存在的只审下难审上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章宇虹所在单位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审计(指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每年都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一些机构,对管辖内国有企业进行年报审计。章宇虹介绍,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会进行离任审计,以三年或者五年为时间节点。 但是,会计师事务所介入审计也并非万能灵药。她说,“会计师本应该是有职业准则的,相关部门对此也有要求,审计报告要复查,也不能随便说按照企业的喜好去做审计报告。但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合谋企业造假的问题也的确存在。” 第三方审计造假的原因在于,国企高管任期内进行的审计往往是年度的例行制度,负责执行审计任务的也是被审计单位自身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这些中介机构来说,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作为其“衣食父母”,是不能得罪的。 郑石桥认为,“自己出钱请第三方审计自己,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自己查自己,很难查出真问题。比如说我出钱请你来对我进行审计,对审计结果,你不满意还可以把我换掉。” 胡献旁也说,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往往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达不到监督的效果。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三方外部审计确实存在一些弊端,合谋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第三方审计由于体制的问题,很难真正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和约束力。......来源:企业观察报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li |
小大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蜘蛛侠 贴子:1162 积分:1070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0/12 22:10:43 |
![]() 专家:不宜夸大或妖魔化国企审计问题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国企在审计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不宜夸大与妖魔化。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潘朝金表示,国企违规现象之所以高发,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与“规”本身有关。国企一方面要在市场中拼杀,另一方面还要受计划色彩的那些条条框框限制。 其实有些条条框框已不适应企业的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改革。而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使得有关规定严肃有余、公平不足。此外,国企是公众企业,发生在企业身上的类似问题,往往会被“放大”。 对于滥发奖金与过度福利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国企在工资总额管理的框框下一些国企的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市场价值发放薪酬已是通行做法。比如,国企中有一些设计院,设计人员水平非常高,进入市场,待遇会翻几番。然而,受限于工资总额的计划调节,国企却不得不经常面对因工资低、待遇差而导致的高端人才流失。计划与市场的冲突,使得一些国企开始“想法突破”,以各种名目提高待遇,违规也就随之而来。 对于不按规定招标、未批先建的问题,涉事国企也可能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流程长、环节多、决策效率低、要抢时间抓机会,不按程序办事肯定不允许。但要注意的是,程序公正才有可能保证实体公正。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些国企不按流程办事和其管理过于死板不无关系。 对于利润不实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某些国企领导为了个人的政绩考虑,想法设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调节利润实现升迁等目标;二是存在技术难度。国企规模大、层级多、资产分散,隐藏一点利润很容易,如实反映利润不容易;三是一些国企为应对国资委考核,通过调节利润实现每年增长的目标。 对于不合规的决策问题,在潘朝金看来,也存在多种情况,一是某些企业高管不职业甚至对相关业务不熟悉,盲目决策;二是一些企业高管过于自信,未经充分论证,就急于出手;三是不排除某些高管个人利益在作祟。 不合规的决策必然没有公正性和公平性,更容易出问题。在决策中搞一言堂,把有关会议变为实现领导个人意志的工具,这就等于把企业的发展系于一个身上,风险极大。决策不当、违规投资、未进行充分可行性项目论证导致的投资损失等问题需要引发关注。重大损失的背后其实源于三方面问题。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也认为,“权力导致腐败”是市场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必然现象。尤其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出现腐败问题、违法违规问题在所难免。国企在规模、影响力、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都可以称为“庞然大物”,偶尔出现问题更是在所难免。由于国企现代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国企管理者个人素质尚不足以适应发展需要,加之“官本位”思想浓厚,来自企业内部、外部的不良因素极有可能导致相关企业或人士犯下错误。 潘朝金认为,就经营规范、管理水平而言,国企在国内总体上仍处于领先水平。为此,有关部门现在需要做的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者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对那些不适应甚至限制国企发展的“规”进行调整,体现“规”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公平公正性。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