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58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主题:[推荐][转帖]陈春花:华为腾讯阿里,都有这一个共同特点 |
---|
![]() 99boss |
小大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推荐][转帖]陈春花:华为腾讯阿里,都有这一个共同特点 ![]()
在每个危机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
当我从这些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寻找根源时,发现其实是一些常识。 这点让我非常兴奋,因为特殊时期、特殊手段造就的成功,其他企业很难复制学习。而常识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借鉴的方式。 优秀的管理者没有追随者 在危机中,没有地图可依靠,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在动荡与模糊之中,所以组织必须在危机中拥有自己的“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正是领导者本人。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首先要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其次要有担当及高效的行动力,再次要具有经营意志力,最后要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1. 优秀企业把危机当作经营条件 最优秀的领导者并不要求别人为他服务,而是为共同目标服务。最优秀的领导者没有追随者,而是与大家一起奋斗。 这次疫情发生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来到武汉,随后做出专业理性的判断,把责任扛了下来,正是这样的表现。 在我所做的领先企业研究中,那些超过100年历史的公司都有着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总是把危机作为经营的条件而非制约因素,他们的领导者总是能够让自己的企业在危机中找到解决方案。 2. 为什么同样起点的两家公司,结果全然不同? 在持续的研究中,我常常发现,何以两家公司的外在环境相同,创业者的出身也类似,却在几年后有着全然不同的结果? 归根结底是领导者的经营意志力不同使然。 华人李文正家族的企业力宝集团,总资产超过200亿美元,是目前印尼最大的连锁集团。 此前接受采访时,李文正表示:“经历了印尼政治动荡、经济波动等各种时代大转变,我养成了高度的危机意识,感觉前程似乎总是风云莫测、祸福未卜。” 但是我也从中悟出:如果能够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时刻保持危机感,针对每件事情都深入分析,那么当你发现危机时,就是生机了。” 3. 谁都不应该认为疫情是个机会 与许多人说“非典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不同,马云自己从来不这么说。他有更高明的阐述:“非典时期,谁都不应该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而应该想到,大家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大家。” 在危机来临时,一家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可以帮自己,更重要的是可以帮产业合作伙伴、顾客以及遇到危机的人和机构。 比如这次疫情期间,阿里免去所有天猫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台服务费;波司登捐赠15万件总价值3亿元的羽绒服。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员工获得集体认同感的重要因素,而这正是企业社会责任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越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越需要强调责任、担当,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管理能力。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 |
小大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
企业生死成败,
在于4个关键行动 事实上,危机一直都在,无论是资源、环境、技术、市场还是病毒,其实都处在不断被调整、被更新迭代之中。 危机最激烈之时,往往也是企业自我激活的最佳时机。如果企业只有在顺境下、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才能实现增长、获得绩效,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 总结领先企业在危机中的实践,我发现在危机之中,有4个行动特别关键: 1. “慢悠悠”的企业,未来都活不了 在危机巨大的时候,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活下去?答案是,那些以效率取胜的企业。同样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快、做得早就会变得主动;不同的事情,布局早就获得先机。 企业没遇到危机时,每位管理者都会说,要强内控、降成本、增效益。但在顺境之下,这3部分的工作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真正成为企业运营的习惯,还顺道掩盖了许多做不到位的东西。 所以在形势一片大好的环境里,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其实不堪一击。一旦危机来了,问题会一下子暴露出来。 2. 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会去赌 危机带来许多不可预测性。这时企业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能否预测正确,而是能否动态应变,做好一次次调整自己的准备。 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会去赌、去预测,而是训练自己不断进化去应对变化。所以第二个关键行动是模式创新。 危机带来的变化,导致无论是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运营模式还是工作模式都有可能需要创新。 比如倒逼企业重新设计商业模式和产业组合。在餐饮企业喜家德看来,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不一定要赚所有人的钱。所以研究卖什么产品很关键。病毒在高温下不容易生存,现在人们不太敢吃凉的了,就要多增加热的品种。 喜家德专注卖饺子几十年,从最开始推出外卖时就很谨慎。但在这个阶段,喜家德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强烈建议同行一定要加大力度研发适合做外卖的产品。因为这是救命稻草,不能被动等待。 3. 从关注竞争对手,转向关注自己 第三个关键行动是转换经营思维。能够帮助企业最快响应危机的,是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也就是要以“我”为主,从平时的关注他人转变为关注自我。 在日常运营中,大部分企业习惯性地从“对手”的视角,来展开自己的经营活动。但在危机中,这点恰恰是需要彻底调整的。 我想转述曹德旺的观点来跟大家说,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一次采访中,曹德旺在回答中小企业困难时说:“哪个企业账面资金会超过3个月?我们整个企业预算就是,资金要控制在3个月以内,周转天数一般为100-120天,3个月是正常的。” 记者反问:“那挨不过3个月怎么办呢,倒闭吗?”曹德旺回答说:“挨不过3个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业必须自救。” 在曹德旺看来,此次危机每个人都困难,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等政府来救,“真真正正的救助是自救,首先要想办法自己救自己。建议大家现在冷静一下,自立一点儿,想想企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尽最大努力去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好的管理者在环境好时,承认是行情助力;当环境不好时,只把环境当作经营条件,绝不是经营的借口。 4. 企业是被顾客淘汰的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指出,“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企业终极解决的都是顾客问题。 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需求。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把物品转化为商品,才会有企业存在的价值。 我在《冬天的作为》一书中强调,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客在哪里。企业自身的产品并不会最终影响企业的前途或者成功,而是由顾客来最终决定。 所以能够让企业摆脱危机的外部力量是顾客,只要顾客和你站在一起,你就可以抵抗危机、获得生机。 很多时候,企业以为是被危机淘汰了,究其根本还是顾客淘汰了企业。 越来越多的成功属于那些有行动、懂顾客、愿变化的企业,而不是那些只关注规模、寻求稳定的企业。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 |
小大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 危机中不靠裁员,靠什么? 因为应对不确定性是一种常态能力。 这位工人解释说:“干净就是你不但可以看到地板的反光,而且可以在地板上看到电灯泡的影子。” 这次经历提醒了这位经理,只有那些干具体工作的人才最清楚怎样去满足顾客。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
![]() 99boss |
小大 4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
一定是因为你的智慧不能足以驾驭当前的形势。
|
![]() 99broker |
|
支持(1)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