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147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主题:[分享][转帖]视野精华,老沈分享内审的见解 |
---|
![]() 99boss |
小大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
![]() ![]() ![]() ![]() 等级:管理员 贴子:3175 积分:26004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4/18 10:17:58 |
[分享][转帖]视野精华,老沈分享内审的见解 ![]() 大家好,我是老沈。今天给大家分享下内部审计。 一、首先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内审和书面不一样的。内审呢,是一个很杂的管理类的职业,很多人往往和外审牵扯在一起。但是从业做了,就会发现其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因为只是企业内部设立的部门,没有强硬的规范性要求,所以,每个企业就按照自己不同的需求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有的企业喜欢搞财务稽核;有的企业喜欢做经营分析;有的企业喜欢做反舞弊;有的企业喜欢搞内部控制,所以一旦做起来这行,就会发现每个老板对内部审计的要求都不同,到了工作属性的不同,所以,内审往往是杂家,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懂,当然,不会不懂的要问要学。那么,有人肯定会问,既然内审这么多差异。那么,作为一个财务人员出身的我,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1、既然都是企业做事,同在屋檐下,免不了大量的配合,因此,相信有着完整的管控体系的财务人员肯定是配合过内审审计工作的。这是最多的。 2、在企业中,除了审计时候的配合,对于审计后的结果的落实和整改,财务是深刻参与其中。这是第二多的,帮助企业提升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 3、在企业中,会在大量的咨询类活动中与审计配合,如投资分析,DD调查(尽职调查)等。 当然,不乏很多企业内审还不具备这些能力。从戴明环的理论上讲。一个公司大的管理循环,重要的一环就是C(C=Check),除了内部的检查,外部的大C就是内部审计主要承责任。 (有凤来仪: 注:PDCA (PDCA循环)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PCD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当然,如果以彼得返侣晨说哪勘旯芾砝砺劢玻诓可蠹泼菜撇徊斡肫渲校牵杂谀勘甑穆涫岛腿啡弦泊嬖谏蠹频闹霸稹K裕蘼壑欣砺劾唇玻故谴邮导实母鞲隼习宓男枨罄此担诓可蠹贫际且恢止芾硇枨蟆?/font> 当然,国内的内部审计还在起步阶段,还在进一步发展中。 现在讲了:内部审计的是从哪来的。那么,我讲讲内部审计要去哪。 二、发展的方向就谈我国吧。国外的不一样。近几年,内部审计发展非常快。我2005年投简历跳个槽,难啊。很少机会。而现在几年过去后,至少一线城市大把的机会。为啥? 老沈认为,这跟大的经济环境有关。为啥重视了?以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非常迅猛。老板们做生意也做得好,以出口外贸型作为gdp的牵引,但是到了2008年,经济急转而下,企业业绩突然不好了。这个时候老板就纳闷,为啥我以往的管理方法就不好用了,无法应对了?于是老板们就找了好多咨询公司。把把脉,内部呢,就开始找审计,查一查,到底啥原因,是不是有人为的因素? 老沈的看法是,内部审计要有自己的战略。 我初步归纳为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 信任机制建立 第二, 内部控制与流程管理 第三,风险管理信任机制是啥意思?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管理层最你最大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你满足他。这样才能取得信任。譬如他觉得人靠不住,你就搞反舞弊。譬如他觉得销售问题很大,你就先不要搞生产制造审计。这样在取得充分信任后,具备话语权之后,再去搞内部控制建设。做财务的同事大家可能经常见到:你觉得企业有些问题,你提出过建议 ,但是管理层并不采纳,忽视掉。内审也是。更严峻的面临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先取得信任。把管理层关心的,重视的业务或领域抓住。取得话语权才能说话。 △读书10信仰 老沈的意思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完全按照管理层的意思行事,那如何保证自己的客观性呢------三步走,我说的是第一步。 当你有话语权之后,你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些风险,别人才能觉得这是个问题。第二部就是内控建设和流程管理。大家都是搞财务的,可能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比较容易。企业是需要内部控制,小到一个发票的校验程序。大到市场—计划—研发—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内部控制。检查合规性。当然,这个时候管理层也会变得疑惑。他们会觉得,诶,你怎么关注这些小事去了?这个时候,你就要充分沟通。同时也要尽量的满足他的需求,这是一个过渡,定期的主动汇报。 因为内控方面是很枯燥的,但其影响是长远的。不断说服。第三部就是风险管理。这个要求很高了,不但对审计的技能,也包括审计的行业、公司的全面认识。当储备好第一第二步骤后,可以逐步实施。啥叫风险管理?很简单,老沈认为就是对造成企业各种不良影响的原因和机会进行选择规避。也就是在做事前的判断。前面做的都是事后的审计。而现在,是事前,准确的说应该是事中干预。譬如,老板想收购个企业,搞垂直战略一体化。审计参与什么? 收购前的调查?------对。一定要去看一看,分析,做一些程序。对收购企业的一些情况或注意的问题报告给老板,以供他决策。这就是第三步。传统的内部审计理论是静态的,一提就是老板了解内审,审计环境优越,治理结构完善。但实际中差异太大了。所以要一步一步来。这就是微观的“内审往哪去”。 好,时间不多,讲完实践的三步,我们直接有请切进问题来。 问答区: ☆◎综合老歪100 如何进行反舞弊——好问题,常见的做法一般要几个步骤,第一,建立信息收集机制,第二,建立调查机制,第三,学会汇报。 主持-有凤 老沈,三阶段预计前两步要花多长时间?即取信多久?内控多久?一般情况下。——第一阶段一般要2-3年,第二部要长期,可能3年以上。 ◎税3大泓 目前应该很多的公司内审是装饰的,取得信任的诀窍在那些方面? ——不,很多公司内审现在水平都很高,我经常交流,只是内部审计太隐晦了,一般不出来见人。取得信任主要是满足需求和沟通。满足需求说了,沟通重点就是善于汇报。 △读书10信仰 老沈辛苦!我想问老沈的是:你说的三步我比较认同,对实务和理论的区分我也认同,但具体如何操作,前两部要做多久,那也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吧!内审部门作为一个部门,也要通过业绩来说话,那么如何取得管理层信任?如果无法取得信任,那么工作如何进行呢。——前两部刚才时间说了,一共需要4-6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很短的。信任一定要有。业绩的话,要为自己设定目标,譬如我自己就有我2013年的目标,至少不会比部门预算低,挽回损失的金额自己心理要有数字。 似水流年 像较验发票真假也属于内部控制吗——当然,这是内控的一个小流程。 ☆◎PF紫苏水袖 年销售3亿的制造业公司 新成立内审部门,除主管外,两名下属。 人员是否充足?如何合理按排工作?——任何人数都是充足的,合理安排就是要做好计划,认真的分析公司战略和有风险的领域,然后排布在年度计划里实施。不要拍脑门,或者领导让干啥就查啥. 邹乐★ 请问内审方面除了可以考CIA,还有什么有含金量和实用性高的证书呢?国有企业的内审员如何提升自己以及职业应如何规划?——1、cia,cpa,证书可以考一考,但是是锦上添花,关键是同类知名企业的经验。 2、提升自我,一定要多学习,储备大量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特别是优秀企业的,职业规划要看自己的目标了,想往哪个方向走。 ☆◎3Z邱邱 成本控制也属于吗?——当然,内部控制是一个大概念。 △读书10信仰 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后去企业做内审的话,是一条好的职业发展之路么,如果是,还需要为此做哪些准备。——-是,cpa毕竟是知名证书,经验积累很重要,如果一个知名企业的5年内审经验+证书,会很吃香。 sunshine-浙江宁波 销售分公司的审计重点有哪些?——- 很多了,看行业的不同有不同的重点,一般来说,对于业绩的审计,库存质量,资金管理,销售费用的审计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一-浙江审计重点如何来确定? 审计项目?——这个很难回答,因为我们每次在项目前都要分析,一般来讲有以下:第一,人提供的信息是最好的,也就是有举报有线索,第二,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做分析,我不知道你们的审计方式是怎样的,如果有erp最好不过了,报表上虽然提供该信息较少,但也可以一看。 自由中卫-山东 被审计单位没有或者查不出大问题怎么办——不可能,每个公司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先建立信息收集的机制,举报信息收集,经营数据收集。定期整理总会发现。 99部落Adu 狐狸太狡猾,管理太到位?能力不够?手段跟不上?——都有,能力不足可能有,有些内审人员不太善于沟通,所以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做内审不能坐在上面。经常去基层走一走,多聊聊多看看,基层的譬如仓库管理,质量检验,促销员,等等往往能反映出来真实问题 ☆◎PF紫苏水袖 能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格式,如年度计划、内审报告等等 ——谢绝提供,作为同行老沈从来不提供任何资料。 一一-浙江 信息收集很难——建立机制啊。 ☆◎PF紫苏水袖 那么请问到哪里收集比较合适---------- ——第一,每个公司都要做一个举报牌,公司的名片背面印着举报电话,合同里的廉洁协议建立举报条款。 ——第二, 参与公司经营会议,相关部门所陈述的问题,重要的事项一定要关注 ——第三,定期分析erp数据,财务管理类报表,如果没有,一定要建立收集机制。举报还包括举报邮箱,举报传真,电话等等。 唐山-内审 如何做好内审?如果老板对内审不够重视,工作还得继续,又如何? ——比较反对这种看法,如果老板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一年费用至少也要十几万啊,老板会不重视么?还得需要自己做出业绩。 |
![]() 99broker |
|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