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应如何选择定量指标用以确定本身重要的经营场所?
定量指标应视公司的特点而定,例如:
如果公司收支相抵或存在大量公司内部往来费用,则选择税前利润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经营场所或业务单位的余额以公司内部往来科目为主或总部在合并程序中存在大量的(高层)所有者权益调整,则使用权益指标是无意义的(如减去被收购子公司的收购前权益)。
处于在建阶段的资产密集企业,因为其在建工程数额较大,所以使用总资产指标是最恰当的。
我们认为,管理层在定量评估中至少应使用一个资产负债表指标,如(总资产或所有者权益)和一个损益表指标(如收入或税前利润)。可以采用税前利润和总资产作为定量指标,但使用总资产和权益是不可取的。
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层出不穷,如何解决以上这些操作问题,哪里可以找寻到相对专业的答案或者思路,已成为很多具体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企业从业人员最大的困扰。如果单纯借助网络,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理论可以详尽查到,但实际操作却很难找到。而普华永道在2012年12月出版了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操作困难的专业书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管理层实务操作指南,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困扰。
中国企业在建立内控体系过程中应该抓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内控工作是一项持续的思想和体系建设工程,而不是一个专项项目。同时不能够光谈理论,搭建全面的框架,而忽略了实际需求:内控一定要结合企业的业务需求,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企业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工作z流程和操作方法,将企业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企业还需要关注整体内控体系的一致性,避免工作过于分散。同时企业需要考虑日常管理的实际工作,不要因为内控具体工作安排不合理反而影响企业的管理。
(本文作者季瑞华为普华永道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服务合伙人,武瑶为普华永道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服务高级经理)
【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于《首席财务官》杂志社,欢迎合作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非合作媒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