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蓄和花费的心理学
1、得来横财不附身,意外之财容易失去,因为会让自我感觉不安,所以呢将其存入定期存款,等自己接受了以后再用。
2、存款达到某一程度,“不愿减少”的心理产生,储蓄意愿也因而提高。想存钱者,可规定自己在存到某整数时,如10万,在之前绝不动用。
3、越没钱越虚荣心作崇,会买一些奢侈品充门面,要改变观念,要有买便宜货又何妨的想法。
4、成为富翁的欲念越强,就越仇富。一个人对本身财富的满足感,可由他以有钱人的观感而得知。
5、给予报酬之前,要先使对方的荣誉感得到满足,这样对方对报酬就不会太在意,特别是对那些对荣誉特别在乎的人。
6、同阶层之间的收入虽然差距很小,也会觉得很大。所以在待遇上稍作调整就能激发干劲。
7、自己的亲友之间要给予报酬往往不好意思,所以送礼品比送钱好,或是通过中间人转送,直接汇到账号上。
8、愈摆阔的人,愈有可能是守财奴。因为他恐怕别人看出他们的吝啬。
9、要存100万,先以10万为目标,小目标更容易达到,更有成就感。
10、人遇到花大钱的情况,往往依据别人的想法,而非自己的判断。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心安,因为是别人推荐的,特别是名人在广告中推荐的效果最好。
11、一般人在花大钱这前,较易接受别人的忠告,但对于事后的诤言却容易心生反感。所以在事后即使对方要求,也不要对他的奢侈品评头论足。
12、一个奢侈的人,通常也会影响别人,以求心安。比如自己买了一套贵衣服也顺便给丈夫买一件,这样就会平衡了。
13、浪费的人都人为自己的浪费寻求正当的理由,而不是去改正。
14、人在可以随意花钱时,却异常地保守起来。要改变一个浪费的习性,也许把家里所有钱让他来管理是一个好的方法。
15、夸奖别人懂得“理财之道”,任谁都会感到高兴,因为他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尊重。
16、一旦自己的优越感获得满足,不论花多少钱都不在意。募捐时,只要刻意提到巨额捐款者的姓名和金钱,就会募捐到更多的巨款。卖东西的时候,如果先夸对方有眼光,他就不好意思砍价。
17、假使你尊敬某人,在理财上,你也会学习他的方法。
二、借贷心理学
1、你基于好意借给别人钱,反而会招来反感。仍然要收取利息,才不致使他觉得自尊心受损。
2、借钱给别人时,通常会对对方产生愧疚感。提到有关钱的问题时,最好不要牵扯到私人情感。
3、借钱时,必须优先考虑能否如期还债,而不是能否轻易借债。
4、不论金额多小,每次都能还清的人,便能引起别人的信赖,便再借不难。
5、新钞比旧钞看起来更有价值。
6、送越重的礼给属下,就越能笼络他们的心。
7、上司长辈请客时,我们不必回请,只要说一声谢谢就可以了。
8、以社会地位而言,被对方请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偶尔回请一次,常常能获得对方更大的信任。上司请客时,五次中拒绝一次,就能获得更大的信任。
9、表达感谢时,送礼券比送现金好。
10、送对方礼物时,一定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以免对方不接受。
三、金钱感觉的心理学
1、请客时,先把皮夹里的钱抽出一些,再当面花光,对方但会相当感激。
2、一旦钱不在自己身边,便不会觉得那些钱是自己的。所以刷卡要少,多用现金。存款要选择难以领取的方式。
3、一旦从自己口袋中出去的钱又回来了,即使明知是自己的,也会觉得是意外之财。
4、经手不适合身份的大钱,便不觉得它是“金钱”,无法精打细算。越是贵的东西,越可以杀杀价。
5、同样价格,以大钞付款和用小钞付款的感觉不一样,所以要预防浪费,最好是不要把大钞换开。
6、物品要以廉价的方式卖出,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也很难卖得出去。
7、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公车、取款机、社会、单位等,占了他们的便宜不会有愧疚感。拾到一个不认识的人的钱包收为已有也是同样原理。
8、负担一笔巨款,可以先在心理上做一番除算,负担就会减轻一些。对于价钱昂贵的物品只要换算为:“如果用在别的方面,可以。。。。”便可预防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