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付出,人们都等待着相应的回报,而且以为勤恳与禀赋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报酬。然而令很多精明与敬业的财务人员沮丧的是,天资与勤恳并没有使他们在职业生活中更为出众,原因何在?
那些出色的财务专家并非比那些逊色的同行更加勤恳和聪明,他们只是避开了财务工作中的六大陷阱而已。这些陷阱正是那些资深的会计师、剖析师和财务经理们雄心壮志的真正杀手。
陷阱一:关注已知,躲避未知
财务人员爱好肯定和准确,不爱好含混和不断定,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更加关注那些可察看和可丈量的肯定的事情。具体来说,财务会计关注历史数据,历史是无法转变且无法改良的,改善的可能性只能在于未知的未来。而胜利恰恰来自于这未知的范畴。未知的机会与风险主宰着每一个企业的未来,高层引导者应具备透过内在的不断定性而布满自负地去洞察未知事项的知识与技能。假如明白地认识到这一点,财务人员应该去寻找机遇,在计划未来以及操作新投资项目等充斥变数的范畴施展才干。
陷阱二:重视计量,疏忽发明
财务人员只是计分的人,而不是得分的人。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罗德凯文曾经明白地界定了计量与改进的关系,他说:不能计量,则无法改进。很少有案例阐明哪个企业可以自始至终地将计量的成果有效地改变为改良的动力,而尽大多数财务人员选择的只是计量。计量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是当改进产生后,计量的数据才具有实际领导意义,财务方面的高层引导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仅仅关注产生了什么,还更关注可实现的改良办法。
陷阱三:关注本钱,疏忽价值
很多会计人员都知道事物的成本,而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历史成本具有可计量、断定、风险小的计量属性,因此成为财务核算的众矢之的。尽管会计师与剖析师们尽力地去下降成本,可这并不出彩。紧缩本钱并非难事:只要结束任何与生产产品或供给服务有关的开销即可。零成本意味着没有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意味着失去客户,没有客户则企业无所存焉。另一方面,如果下降售价,为客户创造价值将变得更加轻易。所以,真正的挑衅在于,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客户以及其他要害的好处相干者同时创造价值,企业要牟利,但并不仅仅是赚钱。
陷阱四:关注自身,疏忽整体
在企业内部产生争议的时候,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我们部门的事”。假如财务职员仅仅以为自己的工作只是局限于本部分的话,那么就陷进了另一个陷阱。本位主义使人们只关怀自己的部门而疏忽了构成企业整体的其他部分。优良的财务职员应当走出财务部,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往为企业发明更大的价值。只有懂得到其他部门和人员的真正的需求,能力作出科学的决策,才干够为全部企业发明价值。与关注自身相反,财务方面的高层引导应当把目光投向部门以外,往熟习别人的职能,铸就良好的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转自会计视野---临窗听雨的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