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久久部落论坛 http://www.99Broker.com

本论坛主要为事务所和会计师建立的平台,倾力打造全国最大的事务所经济人论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谈数据审计中审计线索的特征发现

1楼
jiujiucpa 发表于:2011/5/19 21:30:40
     审计之所以能够发现问题,首先要有审计线索。而几乎所有的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都会在电子数据或者信息系统中存在一些蛛丝马迹,这些蛛丝马迹就是审计线索的特征。如何从海量的电子数据中发现特征和分析特征,是计算机审计在理论上必须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问题,也是在审计实务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地、有效地在把握总体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捕捉审计线索,收集证据,对经济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审计实践,来谈谈在数据审计中,发现审计线索的几种常用方法。
  从业务的逻辑性入手来发现特征
  从业务的逻辑性入手来发现特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以下几种情况都是不符合逻辑的。(1)税务审计中,税务局批准的延期纳税的金额都是整数,比如都是10000的倍数。(2)社保审计中,居民报销的医保费用超过住院花费总金额,“看病能赚钱”。(3)医院审计中,药库中的药品出库量大于入库量。这些不符合逻辑的情况,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违规操作,比如税务局调节税收、居民重复参保、医院进药折扣,等等。
  从勾稽关系入手来发现特征
  电子数据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反映和记录,现实中的联系,在系统中往往体现为数据间的明确而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勾稽关系。如果数据不符合这种勾稽关系,不符合的记录就将作为我们的审计线索,进一步审计落实。在契税征缴审计中,房屋总房款、契税征缴额就存在这种勾稽关系。政策规定,普通住房按2%缴纳契税,如果两者比例低于 2%,说明存在少缴契税情况。
  从政策法规入手来发现特征
  政策法规是审计的基础,也是衡量审计结果的标尺。依照政策法规来检查后台数据,有理有力。比如公积金归集方面的法规规定,公积金缴存比例在8%至12%之间,缴存基数不得高于社平工资的三倍。将政策在系统中具体化为一条sql 语句,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公积金归集中的超比例、超限额缴存情况。
  从内部、外部数据的对比来发现特征
  将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进行对比是系统论的思想在审计中的一个具体体现。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和外部的相关单位、部门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前的审计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审计项目不仅需要我们采集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电子数据,还要尽可能地采集其他相关单位、部门的数据,我们从对比过程中往往能发现审计的线索。在对新农合参保报销的审计中,我们采集了公安局的农村人口户籍数据,查询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新农合报销数据中存在的记录在人口户籍数据中不存在。根据查询结果进一步落实取证,从而审计出虚假参合情况。

(作者:卢浩,来源:审计署网站)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8 - 2008 久久部落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RC1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